看到“媽媽”來了,活動室里的孩子們停下游戲,跑著去握“媽媽”的手指,一人握一根,左搖搖右擺擺,笑著喊“媽媽”。因為楊守偉無法同時擁抱孩子們,孩子們便用這樣的方式同時“擁抱”她。
楊守偉今年50歲,是山東省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副院長。21年來,福利院有1029個孩子叫過楊守偉“媽媽”,有467個孩子被收養,開始了新的家庭生活。
風風火火的她,對孩子格外溫柔。她在日記里寫道,“有人問我這份工作會讓你壓抑嗎?我的生活充實到根本沒工夫感受什么叫壓抑”“我有很多個身份,‘媽媽’這個身份最讓我驕傲”。
21年來,福利院有1029個孩子叫過楊守偉“媽媽”。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力元攝
·真愛換奇跡
楊守偉是福利院的“全能媽媽”,跟孩子互動時可以跪在地上走路,碰下額頭能知道體溫,摸下指甲能算出上次的修剪日期,還能準確解讀孩子的哭聲,餓了、疼了或只是想引起關注。
可楊守偉參加工作時,沒有任何護理學背景。“起初我以為護理工作就是喂菜喂飯、穿衣換襖,但我很快就發現,沒有愛心、耐心、責任感是做不好這份工作的。”楊守偉說。
這是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孤殘兒童的宿舍。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力元攝
濰坊市兒童福利院現有18歲以下孤殘兒童百余名,能互動的孩子占少數,超過90%的孩子患有疾病或殘疾。“這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幸。”楊守偉說。
但幸運的是,孩子們得到了超越血緣關系的愛。楊守偉經常提起一個叫曉玉的女孩。曉玉患有魚鱗病,幾乎每寸皮膚都翻裂著,像魚鱗一樣,一片挨一片,而“魚鱗”下面就是血口子。血水、膿水混在一起,散發出嗆人的氣味。
“曉玉不言不語。她走到哪里,身上的皮屑就掉到哪里,稍微活動一下,就連皮帶肉扯得疼。”楊守偉說。
楊守偉和同事查閱大量資料后,嘗試用溫熱的水珠一滴一滴灑在她身上,等皮膚適應后,再用溫水浸泡身體;每天涂3遍藥,凡是開裂的皮膚都輕柔地抹到;定期把全身的“鱗片”輕輕剪掉,甚至頭皮屑都會打掃干凈。
經過1年多的護理,曉玉的部分“魚鱗”脫落,部分身體有了正常膚色。有一天,楊守偉給曉玉洗澡時,曉玉突然笑著叫了她一聲“媽媽”。“我激動得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我一直以為曉玉不會說話,原來她能感受到我的愛,也能給我愛的回應。”楊守偉說。
曉玉只是楊守偉照顧過的諸多孩子之一。“因母嬰傳播,有的孩子艾滋病病毒抗體呈陽性,如果及時精心治療撫育是有可能轉陰的。”楊守偉說。在她與同事的精心照料下,先后有多個這種情況的孩子恢復了正常。
21年來,楊守偉考取了育嬰師、營養師、康復保健師等資格證,帶領著30多人的護理團隊用愛澆灌生命的希望。截至目前,楊守偉陪400多個孩子做過手術,有1029個孩子叫過她“媽媽”,正是這一聲聲“媽媽”,激勵著她去愛更多孩子。
她說:“我愛的第一個孩子不是我親生的,但愛著愛著,他們都是我的親生孩子了。”
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里的孩子在上音樂課。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力元攝
·真心筑未來
在福利院的資料室里,每個孩子都有一本手寫的檔案,首頁上寫著孩子的姓名以及根據骨齡、智力等推算出的生日,還印有孩子的手印、腳印。
“孩子們來到這里時基本都沒有姓名,我們按照百家姓依次給孩子們選姓,再將我們的祝福寄托到名字里,比如春陽、歡歡、康康,想讓他們有一個全新的開始。”楊守偉說。
孩子們點點滴滴的積極變化都會被楊守偉和同事細心記錄下來,什么時候會走了、換牙了、長胖了、能獨立吃飯了……孩子過生日時的照片也會貼到檔案上。
“等孩子被收養,檔案原件會送給孩子的養父母。這方便養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長歷程及生活習慣,同時也是我們對孩子愛的延續。”楊守偉說。
20多項原創護理器具在這家福利院產生:方便腦癱兒童躺著洗澡的推車;為各年齡段兒童設計的輔助坐立靠墊;針對唇腭裂孩子設計的“吸管式奶瓶”……有些家長從外地趕來,就為了向楊守偉咨詢如何護理自家孩子,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楊守偉都會將相關經驗或原創的護理器具無償分享給對方。
2018年,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在院內開設特教班,有條件的孩子均可在院內接受教育。濰坊市兒童福利院教育科科長夏春紅說:“小孩子可以學基礎知識,大孩子可以學技能,比如烘焙、編織、保潔等,為他們以后進入社會打下基礎。”
21年來,有467個孩子順利進入新家庭。每次收養家庭來領孩子,楊守偉都會躲到二樓窗邊趴著看,不敢露面,卻一直目送孩子走遠。“我怕自己的不舍擾亂孩子情緒。”楊守偉說,“我記得被收養的每一個孩子,但希望他們忘記我。”
濰坊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制作的手工藝品。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力元攝
·以愛報答愛
“只有一個楊守偉是不夠的。”濰坊市社會福利院護理員孫春梅說。孫春梅今年34歲,是楊守偉曾經照顧過的孩子之一。
“兒童福利院給了我親情、安全感和歸屬感,長大后我學了護理專業,就為了回到福利院,報答社會。”孫春梅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專項規劃累計投入近20億元用于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和兒童福利機構建設,保障孤殘兒童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在各方支持下,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從幾間平房擴展到如今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中央空調全覆蓋;孩子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從每人每月300元增至1900多元;濰坊市今年還為福利院的聘用人員漲了15%的工資。
作為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近年來,楊守偉走進社區、企業、政府機關,講述自己的經歷,期望有更多人關注幫助孤殘兒童群體。“我們深切體會到黨和政府的愛,也要做愛的傳播者。”
楊守偉在照顧福利院里的孩子。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力元攝
愛在無聲中傳遞。疫情期間,很多愛心人士直接將防疫物資、生活用品、現金放到福利院門衛室。“我自己的女兒每年都把壓歲錢給我,讓我給福利院的孩子買東西。”楊守偉說。
“我最大的追求和幸福,就是盡最大努力把命運虧欠的都補償給孩子,讓他們擁有正常生活的權利,活得健康、活出尊嚴。”2021年,楊守偉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這么多年,她一直記得身為軍人的父親生前說的最后一句話:“和小偉說,一定要照顧好那些沒爹沒娘的孩子!”
隨著適齡婚育、優生優育觀念的普及,被遺棄到福利院的孩子越來越少。最近,濰坊市兒童福利院承擔了20多個困境孩子的養育工作,并積極探索“模擬家庭”養育模式。
社會在發展,養育模式會改變,唯有愛,一直都在。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