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辛店社區。記者 王志偉 攝
市委十六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上增創新優勢。“全力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吹響了中國式現代化德州實踐的號角。全市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將振奮精神、昂揚斗志,主動服務全市發展大局,以建設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為主線,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和行業服務提升,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貢獻住建力量。”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希巖表示。
優化城鎮發展格局,推進高效能空間治理
2023年11月6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德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于2023年10月31日正式獲批實施,是德州市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重要空間政策,將全面提升德州市自然資源利用管理水平,為廣大市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洪利表示。
《規劃》包括市域、中心城區兩個空間層次。市域為德州市全部行政轄區,總面積約10358平方千米。中心城區為德城區與陵城區的城市建成區及規劃擴展區域,總面積約355平方千米。《規劃》依照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對德州市的發展定位和要求,到2035年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以及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基本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成為北接京津、南連蘇滬、西聯冀晉、東達沿海、具有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城市。《規劃》以專章提出了構建區域協調開放空間的相關舉措:一是緊密對接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二是協同黃河流域保護發展及省會經濟圈建設。三是強化與沿海及魯西地區的協調合作。
《規劃》深度對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綜合統籌各部門“十四五”專項規劃以及各類相關規劃,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統籌了交通、能源、水利等近1800個重點項目的空間布局,為德州未來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空間要素保障。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水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洪澇風險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工業用地控制線等各類空間發展底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隨著城鎮開發邊界的劃定、省級天衢新區的落地,德州中心城區將是今后15年我市開發建設的重點地區。在此過程中,我們也將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推動城市精明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市自然資源局黨組副書記邢軍表示。
攻堅城建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改造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我們要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改造,進一步提升品質、調整結構、完善功能、增強韌性,推動城市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努力建設具有德州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李希巖如是說。
創新城市更新模式。做好頂層設計和配套政策支持,研究出臺我市城市更新推進意見,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城市更新路徑。做好城市體檢,圍繞“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城市)”4個維度,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城市體檢指標體系,全面完成中心城區6個片區的城市體檢工作,在加快推進禹城、樂陵2個縣級市城市體檢試點的基礎上,縣城層面全面推行城市體檢工作。
做好城市片區更新。落實片區規劃思路,圍繞完善功能和土地出讓,實施城市片區更新改造。對30個城市片區更新項目(新建18個、續建12個)加快督導推進,對中心城區溝盤河片區、大學科創片區、綠色低碳產業園片區、大運河片區、高鐵片區等積極做好對接和項目謀劃,研究落實好近期實施項目。
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實施87個中心城區城建項目,東風路跨岔河東大道立交橋、市體育公園等項目投入使用,晶華大道南延等重點項目啟動建設。加快69個棚改項目建設進度,2020年以前的項目全部建成交付。
提升城市市政公用安全水平。深入推進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盯牢風險隱患整改,及時開展“回頭看”,存量隱患及時整改到位,嚴控新增安全隱患。完成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75公里,推進智慧燃氣安全管理系統建設和完善,年底前實現加裝全覆蓋。持續提升供、排水處理水平,新建改造供水管網公里數為74.75公里。
抓實樓道、環境、管理“三個革命”。開工改造老舊小區76個,符合改造條件的2000年以前建設的小區基本完成改造。積極推廣平層入戶模式、加裝電梯220部以上,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幸福家園。
努力讓“人人有房住、房子有人住、人人住好房”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城鎮化的動能,也是穩增長的動能。自去年以來,我市相繼出臺了包括延續1%購房補貼、提高多子女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支持青年首套購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進不動產“帶押過戶”改革,有力帶動了德州市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當前,房地產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群眾住房需求已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順應房產形勢新變化和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要聚焦穩市場,摸清家底、用好政策、恢復信心,著力激發房地產市場新活力,一是指導各縣市區深入分析房地產市場形勢,摸清住房需求,為制定政策措施打好基礎。二是著力恢復市場信心,在需求端重點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三是實施好‘三大工程’建設,滿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包括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市住建局房地產市場監管科科長史瑞松表示。
全面提振市場信心。堅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對已出臺政策措施進行全面評估和動態調整,有效降低購房成本,穩定消費預期。優化二手房交易流程,推動賣舊買新、“帶押過戶”,落實差別化公積金信貸政策,優惠政策集中向首套購房、多子女家庭傾斜。適時組織開展房交會,進一步吸引外地居民到我市中心城區購房置業。加強相關產業鏈發展,引導家電、家裝、建材等企業同步開展優惠促銷活動,進一步促消費、激活力、提信心。大力推廣陵城、武城房票安置做法,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加速房企去庫存步伐,實現城市更新與房地產市場的良性互動。
聚焦促轉型,提品質、優供給。一是下力氣建設好房子。推動落實《德州市高品質住宅開發建設指引》,引導縣市區建設一批高品質住宅,通過優質的住房供給引導帶動住房消費需求。開發建設不同價格區間的好房子,滿足高中低多層次住房群體的不同需求。二是促進房企轉型發展。引導房企從單一的開發銷售向開發運營管理轉型升級,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群眾滿意度。
□本報記者 楊德林 胡兵 本報通訊員 任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