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將公立醫療機構輔助生殖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按Ⅱ類病種管理,個人先行自付20%
23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力深化項目建設 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1場,圍繞我市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助推項目深化提質增效的有關情況進行介紹。新黃河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年底前,濟南將推動各品類集采藥品累計達到800種以上、醫用耗材累計達到40類以上。此外,今年濟南醫保還有一系列惠民政策實施。
輔助生殖技術治療按照Ⅱ類病種管理
濟南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彭鑫介紹,近期濟南出臺了《關于明確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及醫保支付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24年4月1日起,將公立醫療機構輔助生殖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通知》采取“服務項目+專用耗材”分開計價的收費方式,規范整合了濟南市現行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定價形式由原來的市場調節定價形式改為了政府指導定價。新增了“組織體液細胞冷凍續存”等2個項目,修訂了“取卵術”等11個項目,停用“B超下采卵術”等8個項目,進一步規范了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收費行為。
《通知》將“不孕不育門診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納入濟南市門診慢特病范圍,按照Ⅱ類病種管理,設置20%的個人先行自付比例,醫保比例標準參照同級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執行。每項目每人支付次數限2次,職工醫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額設定為15000元,居民醫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額設定為5000元。
此外,《通知》優化了經辦服務,有需要的群眾在通過門診慢特病備案審核后,按照夫妻雙方“一人備案、雙方享受”的原則予以醫保支付,群眾在定點公立醫療機構發生的合規費用,可在醫院端“一站式”聯網結算。
根據中醫藥特點完善支付方式
濟南市醫療保障局局長阮師漫介紹,2024年,市醫保局將在優化醫藥服務供給上深化提升,濟南年底前將推動各品類集采藥品累計達到800種以上、醫用耗材累計達到40類以上。強化集采全流程管理,完善中選產品采購端、供應端的雙向考核監測機制,扎實做好結余留用和直接結算工作,確保供需平衡。按照“五統一”要求,提升集采藥品進基層工作質效,壓實中選企業履約責任,更好滿足群眾用藥需求。
推進價格管理更加合理規范,推動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常態化,及時跟進藥學類項目、大型設備檢查費等價格調整,做到突出重點、有升有降,更多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強化藥品耗材價格監測,推進價格監測子系統全市應用,及時公布監測結果,稽核檢查違規行為。
推進支付方式更加科學精細,鞏固DRG付費改革三年行動成效,遴選20個基礎病組實行同城同病同價管理,將更多醫療機構納入異地DRG付費試點范圍。落實落細14項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政策舉措,設置中醫特色病組,完善適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助推醫保基金使用更加科學高效。
在健全數字服務體系上,市醫保局完善立體化服務體系,提供網辦、掌辦、郵寄辦等多種服務方式,新上線“視頻辦”服務系統,通過遠程協同為基層服務力量賦能,豐富醫保工作站點辦事種類。完善“智能答復+人工客服”協同系統,支持群眾通過微信發起咨詢和經辦需求,打造24小時在線的服務窗口,確保群眾在線上也能“輕松辦理”“一次辦成”。持續優化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慢病續方、醫保結算、送藥上門的“一站式”服務模式,積極推動線上渠道使用醫保個人賬戶金購買非處方藥品,形成涵蓋互聯網醫院和定點藥店的服務矩陣。
提升移動支付效能。醫保碼全流程應用實現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移動支付覆蓋更多三級醫療機構,群眾可使用手機自助辦理門診就醫、住院建檔、醫保結算等業務,進一步提升就醫體驗。對持卡人才醫保服務進行主動對接
在打造更優營商環境上深化提升。強化參保服務,健全“政策找人”機制,建立人才跟蹤服務機制,對持卡人才醫保服務進行主動對接。會同人社、稅務等部門摸清參保不充分企業底數,引導用人單位應保盡保;會同教育部門聚焦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開展精準動員,指導外地來濟人員順暢參保、及時享受醫保待遇。
暢通異地就醫結算。堅持本地、異地“同質化”管理,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新增定點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結算范圍,做到“應納盡納”。持續優化醫院端一站式結算模式,開展手工報銷的線上辦理,實現群眾“無感”享受待遇。
建立“醫保顧問”制度。廣泛深入摸排全市生物醫藥等醫保領域相關企業服務需求,結合職能分工配備專人對接,指導企業做好醫保目錄藥品申報、醫療服務價格立項等工作,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職工、居民門診慢特病病種已統一擴大到51個
阮師漫介紹,過去一年,濟南市醫保局不斷完善醫保制度,解除群眾后顧之憂。其中,穩步提高群眾醫保待遇,參保職工在社區、一級、二級、三級醫院的門診報銷比例,分別由80%、70%、70%、50%提高到80%、80%、70%、60%,報銷限額提高到4500元;居民門診報銷限額提高25%,將高血壓、糖尿病納入門診報銷。同時,將職工、居民門診慢特病病種統一擴大到51個,增加17個單獨支付病種,切實減輕群眾負擔。生育醫療費職工報銷比例提高到100%,將靈活就業群體納入待遇范圍;居民報銷限額統一提高到3000元。
深入推動重點改革,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市醫療保障局在全市285家醫療機構實行了DRG付費,對惡性腫瘤治療和20個中醫病種試點“日間病房”模式,DRG付費醫院次均住院費用同比減少1078元、個人負擔費用同比減少534元。將139項中醫適宜技術、特色優勢技術、特色康復和護理服務項目納入支付范圍。遴選216種集采藥品開展“集采進基層”活動,解決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少、供應難的問題。
印發全省首個“醫保基金使用負面清單”,啟動首次區縣交叉稽核檢查,開展長護基金專項稽核。全年累計檢查定點醫藥機構5390家,處理1053家,其中約談750家、行政處罰6家、暫停結算7家、解除協議2家。建立醫藥價格監測信息發布等6項制度,對部分醫療服務、重點藥品耗材開展監測,確保供應和價格穩定。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