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滕州市南沙河鎮北古石村,幾處修繕一新的石頭房院落里,前來游玩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這幾處石頭房,如今是村里的非遺展館、儒學講堂、民間藝術館等公共展館,平日里既承接村里的文化活動,也迎接來參觀的游客。
山東滕州市南沙河鎮北古石村修繕一新的石頭房。新華社記者 邵魯文 攝
在非遺展館的展柜里,精美的虎頭鞋、虎頭帽、虎頭玩偶等布藝手工藝品依次陳列。今年76歲的村民朱紹英說,她現在每天都在這里縫制手工藝品,最近幾天來的游客很多,不少人對她縫制的虎頭鞋感興趣,紛紛購買。
“這幾處房子,過去都是廢棄的老屋,早已無人居住。”南沙河鎮北古石村黨支部書記王茂生告訴記者,村里不少石頭房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人口流動,近六十戶人家的院落都廢棄了,時間一長,院墻倒塌,院內雜草叢生,很影響村容村貌。
為了盤活這些閑置土地,喚醒“沉睡資源”,在不改變所有權的基礎上,北古石村將一部分廢棄的老宅修繕,打造成文化展館,對另一部分進行統一清理,種植葡萄、櫻桃等經濟作物。“借著整理這些閑置資源的機會,村里還同步拓寬了道路。如今,不僅村容村貌大幅改善,村集體收入也增加了。”王茂生說,修繕一新的石頭房古色古香,有效帶動了鄉村旅游,北古石村現在成了附近小有名氣的“網紅村”。
記者在山東滕州看到,當地不少村莊都將村內的邊角地、廢棄坑道、閑置宅基地進行整理、利用,過去雜亂無章、長期荒廢的土地變成了促進村里增收的“寶地”。
山東滕州市柴胡店鎮安后村內搭建的葡萄架。新華社記者 邵魯文 攝
柴胡店鎮安后村,是一個以葡萄種植產業為特色的村莊。村里隨處可見沿著道路搭建而成的葡萄架。“近年來,我們填平了村內道路兩旁的溝溝坎坎,拓寬道路的同時,沿著路兩側,搭建鋼結構葡萄架。除此之外,還統一整理出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閑置的邊角地,用來種植葡萄。”柴胡店鎮安后村村委委員、會計繩仃愛告訴記者,村里統一整理出的荒廢和閑置邊角地有30多畝,這些土地種植葡萄一年就能為村集體增收十多萬元。
安后村村民種世寶告訴記者,村里已經連續6年舉辦了葡萄采摘節,這期間,各地來的游客很多,熱鬧得仿佛農村大集一樣。“過去每家每戶的閑置邊角地,現在種上葡萄,每年能有一兩萬元的收益。不僅如此,現在一進村滿眼都是綠色,真是既有風景,又有‘錢景’。”種世寶說。
記者了解到,山東滕州還將繼續推動鄉村“邊角經濟”“閑置經濟”,以鄉村振興為目標,發揮整合閑置資源成效突出村的示范帶動作用,逐步由點擴面,實現農村閑置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記者邵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