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集·2023德州艾家坊夜市文化節豐富了文旅消費市場。記者劉振興攝
610個省市縣三級實施類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09億元,投資完成率121%;130個市級以上工業重點技改項目完成投資236.7億元,恒源石化轉型升級、華魯恒升高端溶劑項目等竣工運行……翻開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3年的成績,項目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精準推動經濟以進促穩”,代表、委員們認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以擴大有效需求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激發有潛能的消費,著力培優塑強新增長點,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蓄能項目建設
擴大有效投資
“扎實推進華魯恒升二元酸、寶鼎精工智能裝備等729個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000億元以上,盯緊抓實376個擬投產項目”,就政府工作報告關于2024年加快項目建設的論述,市人大代表,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劉澤華表示:“近年來我市以項目建設為引領,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新格局,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快變量”。如何以項目建設推動有效投資?劉澤華認為,要持續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工作,聚焦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防災減災、產業升級、能源轉型、城市更新、基礎設施“七網”建設等領域,搶抓政策窗口儲備項目,繼續開展重大項目謀劃儲備競賽活動。
作為我市龍頭企業,華魯恒升集團持續加大項目建設力度。“近年來,我們實施了10余個關乎企業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涉及轉型升級、延鏈擴群,鞏固了行業領軍地位。”市政協委員、華魯恒升集團副總工程師劉煥發介紹。他建議,我市企業要堅持市場導向、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精準投資,項目謀劃上既要考慮帶動型、引領型的大項目,也要考慮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強的小項目,積極推動產業價值鏈向高端攀升。
實施87個中心城區城建項目,加快實施8條高速公路、11個國省道大中修項目,推進52項重點水利工程……政府工作報告對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布局,釋放出擴大有效投資的強烈信號。“我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做好要素保障,爭取項目早開工、早建成,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市人大代表,山東齊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翟兆波表示。
激發消費活力
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消費活力,加快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德城區正在積極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培育特色消費產業集群。”市人大代表,德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因忠表示,下一步將深化“六大消費行動”,積極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培育體育賽事等消費增長點;充分挖掘大運河文化資源,加速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從淄博燒烤的火爆,到哈爾濱冰雪游的出圈,都印證了激發消費活力的一個好辦法就是文旅協同聯動。”市人大代表、德百集團執行總經理楊帥深有感觸,她建議深入挖掘夏津古桑樹群“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內涵,因地制宜打造美麗田園、景觀農業等新業態。依托我市“大德之州好運之河”的城市旅游品牌和獨特的“兩河”文化,整合各縣市區旅游資源,推出旅游專線,集中向京津冀地區進行整體推介,提升德州文旅產業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市政協委員、山東燕歸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車炳濤建議,創新消費場景,豐富服務業態,培育重點商圈、商業步行街、網紅打卡地,通過舉辦富有特色的旺季夜市、美食節、藝術節等活動,營造宜商宜游的消費體驗環境。同時,針對居民多元化需求,深入挖掘銀發經濟消費資源,積極發展醫療康養產業,推動養老產業消費升級。
招商引資與外貿“雙輪驅動”
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
市人大代表,慶云縣委副書記、縣長呂德山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實以鏈招商、用活資本招商、做好以商招商、加強境外招商”為我市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指明了方向。“慶云依托豐富綠電資源和產業優勢,將鋰鈉電新能源產業作為一號產業,2023年已培育引進新能源產業項目32個。下一步,將持續補鏈、強鏈、延鏈,吸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在打造標志性產業鏈上強力突破。”他表示。
提升外貿質效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之一。“大力推進對非經貿合作,是德州搶抓共建‘一帶一路’機遇,拓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新空間的重要抓手,對非經貿合作大有可為。”市政協委員、山東鑫衢集團董事長王玲玲說。她建議,強化政府引領作用,健全完善對非經貿合作服務體系,發揮已“走出去”企業的傳幫帶作用,通過組織非洲發展經驗分享會,為有志到非洲發展的企業提供幫助。
近年來,我市積極引導傳統外貿企業借助跨境電商開展對外貿易、開拓國際市場,出臺了《德州市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大力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和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公司在直接出口的基礎上,借助阿里巴巴國際站進行海外市場拓展,采取直播探廠方式,讓海外客戶直接了解企業和產品,從而快速達成合作。”市人大代表、山東格瑞德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管志廣介紹。他建議精心培育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對外貿企業開展專業培訓,加快建設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德州產品“走出去”提供堅實保障。
記者唐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