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眾誠智庫、經觀政研院共同研發的“2017年中國縣域經濟50強”榜單出爐。在榜單50強中,山東表現出色,總共有十個縣市入選榜單,占榜單總數的五分之一。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保持經濟平穩發展需要縣域經濟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縣域經濟處于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是國民經濟中相對獨立的基本單元。縣域是實現我國經濟發展動能轉換、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載體和先鋒軍,其發展應更加注重質量。
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各項指標,科學評價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實際情況,眾誠智庫、經觀政研院共同研發“2017年中國縣域經濟50強”榜單。
華東領軍發展 山東等三省優勢明顯
華東六省(江蘇、山東、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占據榜單近五分之四,遙遙領先全國其他區域,現階段已形成常態化優勢。
沿海三省形成縣域經濟“高地”--50強中江蘇占了13席、山東10席、浙江10席、福建3席、江西1席、安徽1席。江蘇、山東、浙江三省在縣域經濟發展上明顯遠強于福建、江西和安徽三省,是縣域經濟“高地”。
江蘇省通過積極推動鄉鎮企業發展,發展園區經濟,現階段縣域經濟地位在國內可謂不可動搖。山東省依靠城鄉統籌發展,保持其縣域經濟實力始終處于國內中上游。浙江省積極發展縣域的特色產業,以特色產業為支柱,支撐縣域經濟發展,加強產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保持自身特而優的發展模式,縣域經濟地位整體水平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江蘇省一省當先——榜單50強中,江蘇省占的席位超過五分之一,且前十強中獨占6席,更穩占前三席位。
昆山以發展開放型經濟為主要特色,以外資為載體,實現了自身經濟發展的三次跨越,打造了開放型的經濟格局,優化自身經濟結構和環境推動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昆山自費建立開發區后,憑借靠近上海的區位優勢,抓住“三線轉移”和浦東開發的兩大機遇,使引進外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到目前水平。
江陰市堅持對外開放,在外商貿易、對外投資和國際交往方面尤為注重。同時根據自身區位優勢,采用沿江開發戰略,江陰經濟開發區成為沿江開發主陣地,享受國家級開發區相應的經濟審批權和行政級別,區內各項配套設施完善,極具投資吸引力。江陰還積極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即分散經營向集約發展轉變、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變、產品經營向資本經營轉變、內向經濟向外向經濟轉變,單一的集體經濟為主向資本結構的多元化轉變,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產業升級,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提高工藝設計和經營管理水平,壯大特種鋼鐵、金屬制品、彩印包裝、高檔紡織、機械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
華中異軍突起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湖南省——在榜單前十強中,湖南省占了3席,且長沙縣在前五中搶占一席,寧鄉縣以其較高的人均GDP和較好的生態環境以及良好的產業潛力位列前十強。
長沙縣以產業集群為支撐,在“轉方式、調結構”過程中不斷優化產業體系,將產業作為引領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同時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的思路,優化產業空間開發格局,確定“一縣兩區、南工北農”的總體發展格局,明確功能分區發展。長沙縣始終堅持生態環境是最終競爭力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理念,對生態和產業問題始終保持高度關注。
近幾年,寧鄉縣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人均收入等各項指標均持續高速增長。寧鄉縣致力于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支撐、以現代服務業為重要補充的“兩型”產業體系。以工業為主導、城鎮帶動、三產互動、城鄉統籌的復合型發展模式為其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推動力。寧鄉縣還率先在湖南出臺裝備升級補貼政策,促進其產業轉型升級。
華北保持穩速發展
榜單上,內蒙古自治區占3席,河北省占2席,其中內蒙古的準格爾旗以極小差距屈居湖南省寧鄉縣之后,排名第11位。
近年來,內蒙古經濟發展迅猛,產業高度化、結構協調為重點的模式推動區域工業化進程。準格爾煤田儲量大、質量優,準格爾旗的高嶺土儲量在國內最多,質量也最好,完全有條件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工業陶瓷、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基地,同時內蒙古在市場體系發育進程中,中心市場、專業市場的作用日益突出,是其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河北省的遷安市和三河市分別位于榜單第41位和第50位。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河北縣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遷安市憑借區位優勢和豐富礦產資源,以鋼鐵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遵循“依托鋼、延伸鋼、不唯鋼”的發展理念,將鋼鐵做精、把非鋼做大,形成精品鋼鐵、現代裝備制造、現代物流業“三足鼎立”的產業新格局。
三河市位于首都經濟圈,錯位發展的產業規劃戰略對促進其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三河堅守“發展、生態、民生”三條底線,按照“立足高端、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協同發展”工作原則,實施“產業支撐、城鄉統籌、綠色生態”發展戰略,全力發展縣域經濟。
西北處于中游
榜單中,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昌吉市和陜西省的神木縣分別位于第24位和第28位。
昌吉市提出“兩強化、兩突破、一提出”的發展戰略,在跨區域衍生產業鏈中形成優質產業聚集,在服務產業的提升中實現新興三產服務產業新構建,加強園區規劃建設,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從多層次、廣領域科學謀劃和加快推進項目中增強統籌推進“三化”的新能力,優化區域產業政策,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新型工業化的跨越。
神木縣除了產業方面集聚發展,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也開始注重金融工具,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和當地的特色產業進行良性結合,發揮“資本+產業”的聯動和帶動效應,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低速的東北
經濟新常態下,東北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出現一定困難,其縣域經濟發展也受到一定影響。50強榜單中僅有遼寧省的瓦房店市入榜。
瓦房店市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特點與優勢形成了獨特的“瓦房店模式”,通過著力發展龍頭企業,使其產生產業聚集效應,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大量對接大連市的產業,以第二產業帶動第一產業發展,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如何打破“東強西弱”失衡格局?
縣域經濟50強中,華東占38席,華中占4席,華北占5席,西北占2席,東北占1席,華南和西南沒有縣域上榜,反映出我國各區域縣域經濟發展現階段嚴重失衡,經濟發展趨勢仍然“東強西弱”。
從榜單前十強來看,各縣域通過結合自身特點,將特點轉為優勢,著力發展自身特色支柱產業,加強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為保持自身經濟穩步發展,積極推動紡織、食品加工等原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不斷促進產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推動制造服務業發展,打造有自身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我們建議,發展縣域經濟,首先要認清自身實際,發展特色經濟,堅持特色化發展戰略,加大發展支柱產業,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國家宏觀方針政策、投資導向,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工業、農業、生態和文化旅游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
同時,縣域要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堅持以開放為突破口,積極招商引資,建立獲得資金的多個渠道口,通過內引外聯的模式彌補縣域資源、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的不足,開拓更廣闊空間。
各縣域還應積極結合“大數據”、“互聯網+”等新興戰略促進發展,隨著國家“大數據”“互聯網+”等行動計劃的出臺和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建設項目的快速推進,縣域電商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些農業縣份有望借助“互聯網+”實現彎道超車。
此外,積極走國際化發展道路,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對外經貿體制改革的深化,外經貿經營權和經營范圍的加快放開,具備條件的企業都積極參與到國際競爭行列,這將為縣域經濟外經貿主體的迅速擴大創造條件,極大激發外經貿發展的內在動力。而隨著關稅逐步降低,為企業引進設備、進口物資創造了條件,投資環境的國際化也在逐步增強縣域經濟對外商的吸引力。
(綜合山東商報等報道)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